善良的守林人与报恩的狐狸:长白山里的暖心传说

admin3周前未分类34

长白山脉深处有个叫桦树屯的小村庄,这里流传着一个三代人都知道的故事。六十年前的冬天,村里最寡言的守林人老赵头,在巡山时救下只被兽夹困住的火红狐狸。

那是个零下三十度的早晨,老赵头像往常一样踩着齐膝深的积雪巡山。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,拨开灌木丛才发现是只漂亮的赤狐——右前爪被锈迹斑斑的捕兽夹咬住,周围的雪地上散落着挣扎时掉落的绒毛。

‘造孽啊!’老赵头边嘟囔边脱下棉手套。他知道有些村民偷偷下夹子想抓狐狸卖皮子,但这么冷的天,兽夹上的铁齿都冻得泛青光。狐狸看见人影本能地龇牙,可当老人布满老茧的手碰到它时,竟奇异地安静下来。

守林人从怀里掏出小酒壶,把烧酒浇在机关关节处。等铁锈松动后,他用力掰开兽夹,用头巾裹住狐狸流血的伤腿。‘能活就活,活不成也是你的命。’老人把它塞进棉袄里暖着,巡完剩下的山路才回家。

此后半个月,老赵头每天给狐狸换药。奇怪的是这畜生通人性——从不乱咬,吃药时还会用湿漉漉的鼻子碰老人手腕。开春那天,伤愈的狐狸突然叼来个野兔放在门槛上,转眼就消失在山林里。

第二年冬天特别难熬。老赵头发高烧躺了三天,第四天清晨听见门板‘喀喀’响。开门一看,雪地上整齐摆着五只冻僵的野兔,院墙外闪过一抹红影。村里赤脚医生后来感叹:‘要不是这些野味吊着命,老赵头熬不过那个冬天。’

最神奇的事发生在十年后。某天深夜,熟睡中的老赵头被疯狂的挠门声惊醒。开门瞬间,当年那只狐狸箭般窜进来,咬住他裤脚拼命往外拽。老人抄起猎枪跟出去,才跑出两百米就听见身后巨响——百年老松砸塌了他的木屋。

这事传开后,桦树屯再没人下兽夹。老赵头活到九十一岁无疾而终,下葬那天,有人看见墓园外的山岗上蹲着只毛色发白的红狐。如今他孙子在长白山做野生动物保护员,总说巡山时感觉有双温柔的眼睛在树丛里闪动。

桦树屯的老人们常说:野兽尚且知恩,何况是人呢?这故事就像山里的映山红,年年开在长白山的春天里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:一个传递温暖的民间故事

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张木匠的老手艺人。他手艺精湛却从不抬价,对贫困人家更是分文不取,镇上人都亲切地叫他"张善人"。那年春天格外寒冷,张木匠在修缮自家屋檐时,发现一窝被冻僵的燕子。母燕蜷...

善良的鞋匠与神秘老人:一碗热汤换来的奇迹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姓孙的鞋匠。孙师傅的手艺是祖传三代的绝活,可自从机械修鞋铺开张后,他的小摊日渐冷清。这年腊月寒冬,孙师傅裹着打补丁的棉袄守摊时,遇见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。那日北风刮得人脸...

善良的货郎与山中狐仙:一碗热粥结下的百年善缘

初冬的沂蒙山区飘着细雪,老货郎张德厚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在山道上,扁担两头挂着针头线脑、粗盐红糖,还有给孩子们带的泥叫叫。自从老伴去世后,这方圆五十里的山路就是他全部的世界。这天走到黑石崖时,天色已暗得辨...

善良的卖油翁:一勺油改变穷书生命运的故事

明朝万历年间,江南有个叫周家村的小地方,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卖油翁,人们都叫他张老爹。张老爹每日挑着油担走街串巷,油葫芦碰得叮当响。这年寒冬腊月,村里来了个衣衫单薄的穷书生李文启,租住在村东头的破庙里。...

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诚信比金子更闪光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板巷子里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陈三爷。他做的榫卯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腐,连县太爷都派人来请他修缮祖宅。但今天要说的不是他的手艺,而是发生在去年腊月里的一场大雪天。那天清晨,陈...

木匠爷爷的传家宝:一把锉刀背后的百年温情

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,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王家庄最东头的那间木匠铺子里,73岁的王德顺正用拇指轻轻摩挲着手中泛着青光的铁锉刀,凹槽里沉淀的核桃木屑散发着时光的醇香。这把看似普通的锉刀,却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