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的秘密:一个山村代代相传的报恩故事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脚下,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口伫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,树冠如云,树干上系满了褪色的红布条。每到夏夜,老人们总爱摇着蒲扇在树下乘凉,给孩子们讲那个流传了百年的故事。
那是光绪二十三年的大旱,田地龟裂得像老妇脸上的皱纹。村里最泼辣的妇人周婶半夜起来舀水,突然听见老槐树传来窸窣声。借着月光,她看见树洞里蜷着个穿灰布褂的陌生老汉,脚边散落着几株沾着泥的草药。
'偷水贼!'周婶抄起扁担就要打,却见那人虚弱地摆手:'大妹子...我是逃荒的郎中,只想取些山泉水熬药...'树洞里传来微弱的咳嗽声,原来还有个发烧的小女娃。
第二天清晨,村民发现老槐树下多了个草棚。周叔用晒干的玉米杆搭了顶,王铁匠送来口缺角的铁锅。最抠门的赵财主竟破天荒地拎来半袋小米,嘟囔着:'反正也要生虫...'
第七日暴雨倾盆时,李郎中正在给张家媳妇接生。忽然轰隆一声巨响,后山整片坡地滑下来,恰好被老槐树虬结的根系挡住。人们这才发现,树干不知何时裂了条丈余长的口子,像张开手臂硬生生扛住了泥石流。
雨停后,村民忙着修房补墙。不知谁第一个发现的——草棚里整齐叠着几包配好的草药,灶台上用瓦片压着张药方,角落的干草堆中,躺着个雕工粗糙的槐木小像。
如今那尊被摩挲得发亮的小像就供在村祠堂里,每年谷雨时节,村民仍会往老槐树洞里放些时令草药。去年山洪冲垮了进城的桥,第三天清晨,人们发现树杈上整齐卡着三根碗口粗的杉木,树干的新伤疤还沁着树脂香。
昨晚我又看见八十岁的周家阿婆在树下烧纸钱,她说月光好的时候,总能听见树洞里传来捣药声。风吹过那些红布条,露出歪歪扭扭的字迹:'给阿爹治腿的先生'、'谢您救了我家牛犊'...最新的一条是上个月挂的,系着半块芝麻糖,纸条上用铅笔写着:'给白胡子爷爷吃'。
村里上过学的年轻人说,槐树根本活不了两百多年。可每当我们试图砍些枯枝,锯子总莫名其妙地卡住。就像当年泥石流里救命的根系,就像暴雨夜始终不灭的草棚灯火,就像那些永远恰逢其时的药材和杉木——有些事,原不必说得太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