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誓言:乡村教师坚守深山40年的故事

admin3周前未分类17

在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,有一所只有23个学生的乡村小学。校门口的老槐树比学校年纪还大,斑驳的树干上刻满了一代代孩子的身高记号。58岁的陈立根老师总爱说:'这棵树啊,看着386个娃娃走出大山哩!'

1983年的夏天,刚从师范毕业的陈立根跟着老乡的驴车进山。颠簸了七个小时后,他看到的是歪斜的土坯房教室,十几个光脚丫的孩子趴在石板上写字。'当时就觉着心被揪住了,想起我娘说的——读书人的本分是给知识插上翅膀。'

第一年冬天特别难熬。教室漏风,陈老师就把办公桌挪到风口挡着。学生们冻得握不住笔,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,绕三里地去拾柴火。有个叫二妮的小姑娘总偷偷往他办公室塞烤红薯,红薯皮上总沾着炭灰指印。

最危险的是1996年暴雨季。山洪冲垮了出村的路,陈老师用麻绳把自己拴在树上,一个个把孩子背过湍流。五年级的虎子被冲出去五六米,陈老师扑进水里拽住他书包带,自己的腿被尖石划得血肉模糊。现在虎子当了镇卫生院的医生,每年都回来给老师检查腿伤。

2008年县里要撤并教学点,陈老师连夜走了18里山路去教育局。他带着三大本相册:第一本是毕业生合影,第二本是孩子们获奖的作文,第三本拍的是雨天教室接雨的36个盆碗。'当时我说,只要有1个娃,这学校就得开着。'老局长后来回忆,那天陈老师手背上的青筋都在发抖。

如今学校有了新校舍,但陈老师还住在当年的土房里。墙上贴着2018届全体学生送的地图——23个红标扎在不同城市,每个标旁都写着'老师,这是我办公室的窗户'。每天清晨,老槐树下的读书声依然准时响起,混着柴火灶噼啪的声响,飘出很远很远。

去年冬至,已经当上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的大伟带着工友们回来了。他们在老槐树下垒了个水泥台,刻着所有学生的名字。陈老师第一次在学生面前红了眼眶:'我这辈子啊,就像山里的灯笼椒,看着不起眼,可心里头烫着呢!'

今年清明,最新一批毕业生把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埋在了树根下。陈老师蹲在地上抚平土坑的样子,就像四十年前那个蹲在石板旁教握笔姿势的年轻人。山风掠过树梢,沙沙响成一片掌声。

相关文章

老槐树的秘密:一个山村代代相传的报恩故事
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脚下,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口伫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,树冠如云,树干上系满了褪色的红布条。每到夏夜,老人们总爱摇着蒲扇在树下乘凉,给孩子们讲那个流传了百年的故事。那是光绪二十三...

老木匠的传家宝:一把金斧头的百年奇缘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板小镇上,流传着一个关于诚实与福报的百年故事。每当梅雨季节,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总爱在茶馆里摇着蒲扇,给孩子们讲起王家木匠铺的传奇。民国初年的一个清晨,十七岁的学徒王德贵在镇东头的樟木林里...

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珍贵

在江南一个名叫柳溪镇的地方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周师傅。他的手艺闻名十里八乡,雕花的门窗能引来蝴蝶,榫卯的桌椅三代人用不坏。但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脾气——镇上孩子摔坏他刚做好的玩具,他总笑呵呵地说‘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: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传说

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,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与报恩的美丽故事。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,至今仍被当地村民津津乐道。李大山是苍山最后一位专职守林人,每天清晨都会背着竹筐巡山。1992年的深秋,他在海拔3000...

善良的渔夫与神秘金鱼:一个改变村庄的古老传说

在东海之滨有一个叫白沙村的小渔村,这里流传着一个代代相传的温暖故事。村民们在出海前总要到村口的龙王庙烧一炷香,这个习俗源于七十年前那个改变全村命运的奇遇。那是1948年的深秋,老渔夫陈三宝像往常一样驾...

木匠爷爷的传家宝:一把锉刀背后的百年温情

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,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王家庄最东头的那间木匠铺子里,73岁的王德顺正用拇指轻轻摩挲着手中泛着青光的铁锉刀,凹槽里沉淀的核桃木屑散发着时光的醇香。这把看似普通的锉刀,却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